话剧《搭手飞人》以戏剧讲侠骨柔情

徐浩峰是一位集导演、作家、编剧、教师等多重身份于一体的艺术家,其作品个人风格鲜明。他导演、编剧的《师父》《倭寇的踪迹》《刀背藏身》,编剧的《一代宗师》等反映武行的电影,获得过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诸多奖项。

话剧《im电竞官网搭手飞人》根据徐浩峰发表在《收获》上的小说《白俄大力士》改编,以时空交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师徒、传承、情义的故事:当代一部武打片的首映日,一位电影厂老职工的子弟向职工宿舍的保安道出这部武打片的故事素材来源,继而追溯到1916年天津武术界的一桩比武事件。

搭手 是摔跤术语, 搭手飞人 其实应该是 搭手人飞 ,指双方一搭上手,其中一方就将对手打飞。为了讲出来好听押韵,就成了现在的 搭手飞人 。 据徐浩峰介绍,在剧中, 搭手飞人 一方面是指当时天津武行的人为了让对方输得心服口服,决定用摔跤的手法跟洋人比力量;另一方面则把这个武术术语艺术化,象征一种 有情人未成眷属 的人物关系。《搭手飞人》中的冯梦临和生万物,如同《一代宗师》中的叶问和宫二,虽然彼此欣赏、暗生情愫,但都发乎情止乎礼,未能相伴相守。

与他的《师父》《门前宝地》等电影一样,话剧《搭手飞人》讲述了民国时期天津武行的面子与里子、规矩与破局。民国时期的天津武行似乎是徐浩峰得天独厚的创作素材。

徐浩峰透露,《白俄大力士》就源于小时候二姥爷给他讲的故事, 百年前中国人的生活逻辑,一直是我作品的主题,我也一直从民间汲取养料。我现在的天津武侠故事储备,够我拍到60岁。

舞台上,《搭手飞人》借助电影蒙太奇手法,以当下和1916年两个时空 切换 叙事,为观众娓娓道来一段充满 纪实感 的天津武林往事,多层面展示了天津传统武术界的人文层次,真切展现出上世纪初武术界人士独特的情感和人格。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示: 这部剧讲述武林故事,也探讨中国精神。从剧中的侠义精神、武林规矩来谈中华民族道德层面上的精神和智慧,重情重义、守正守信、独立自强。通过这部剧,看懂中国人做人行事的人文特质和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是高妙的智慧,是古老大国 天人合一 的高维思想赓续下来的 中国自觉 。 记者 刘淼